找到相关内容219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逻辑学百年(三)

    的规则,凡运用概念、判断和推理都必须遵守。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建立了由大前提、小前提和结论组成的逻辑学三段论式。中国墨家学派大约在公元前5-3世纪发展了一种由故、法和类组成的名辨学...》汲取了中国逻辑史界的研究成果,较充分地论述了墨家逻辑。冯友兰认为,《墨经》有“一个逻辑体系,成为中国哲学史中光辉的一页”,“后期墨家对于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,作出了重大的贡献”,“成为中国逻辑学史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5338214.html
  • 量理宝藏论(一)

    默默无闻。或许在董仲舒「罢抒百家、独尊儒术」思想下之副产品。致使中土墨家名学毫无用武之地。民国初年随着唯识学之提倡,相对地因明学亦受到佛教界之重视与关切,始有法尊法师《释量论》之译着,吕澄居士之《集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5538217.html
  • 量理寶藏論(一)

    罷抒百家、獨尊儒術」思想下之副產品。致使中土墨家名學毫無用武之地。民國初年隨著唯識學之提倡,相對地因明學亦受到佛教界之重視與關切,始有法尊法師《釋量論》之譯著,呂澂居士之《集量論釋略抄》。至於《量理寶莊論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1338386.html
  • 《因明入正理论》讲座01-03

    对名实关系有了更详尽的论述,后期墨家那就更系统了,提出了"以名举实"的原则,对于辩说的任务、原则、方法都说得一套一套的,比如"辩"的任务:"明是非之分,审治乱之纪,明同异之处,察名实之理,处利害,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2738593.html
  • 逻辑学经典著作简介

    、《大取》、《小取》六篇文章的统称,又称《墨辩》,为后期墨家所作,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。  《墨经》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逻辑著作,它讨论的逻辑问题相当广泛,涉及到了传统逻辑中的概念、判断、推理、论证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03938684.html
  • 王恩洋:因明入正理论释(1)

    辩者之流于诡辩,然后有道家去名息辩之思想。以为名不足以举实,而辩不足以明是非而显道真。此亦仍有哲学上之价值,而于名辩之用则宣告死刑矣。墨家、儒家起而拥护名辩,则有《墨经》大取小取诸篇,《荀子》正名之论,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21838757.html
  • 太虚大师论中国传统哲学--论周易

    所以有别乎纷复凌乱之群而各循其条理,则进行恢恢乎有间而无相阂焉,故足以合礼。礼起於群合,其体则存乎仁也。利者、义之和也。此有异乎墨家「义利也」之说。义之和即利,亦异孟轲去利而言义。独与挽近两利为利之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1738950.html
  • 佛法與科學之比較(下)

    Stoics)之與墨家,就是不去徵引蔡孑民先生的話也可以說是不少共通之點。其實這些議論都是廢話,人類只是一個,文明也只是一個。其間大同小異,正如人的性情肢體一般,無論怎樣變化,總不會眼睛生到背後去,或者會得貪...

    王季同居士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2739030.html
  • 佛法与科学之比较(二)

    非华人所能及。一方面为泰西物质文明的始基之希腊文化,则又有许多地方与中国思想极相近,亚里士多德一路的格致家我们的确惭愧没有,但如梭格拉底之与儒家,衣壁鸠鲁之与道家,画廊派(Stoics)之与墨家,就是...

    王季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4940235.html
  • 佛法省要

    。其精神之色彩恐远非华人所及。一方面为西洋物质文化基础之希腊文化,又有多处与中国思想极相近,亚里士多德一派之自然科学家,我国诚自愧无之,但如梭格拉底之与儒家,衣壁鸠鲁之与道家,齐挪等刻苦派学者之与墨家...

    王季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5040236.html